从贤良坊谈陈旸
陈 诸 安
牌坊,是古代为表彰人物的忠孝节义、功德、科举登第、寿考等所立。凡有城邑,“必建坊表,以扬善也” 。牌坊一般用石头建成。据《闽清县志》(民国十年本,下同)记载,闽清县在古代为科举登第所立的牌坊有三处:贤良坊、状元坊、七进士坊。《闽清县志》载:“状元坊在县治前,为状元许将立”。状元者,同榜进士第一名也。许将是北宋嘉佑八年(1063)状元,若为表彰科举,不为福州地区第一位状元许将立牌坊,更有何人可立?《闽清县志》载:“七进士坊在县西” ,“为陈刚中一门七进士立”。陈刚中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进士,其家族有伯祥道、父安道、叔陈旸、从道,以及陈旸子积中、祥道子行中,加上刚中本人共七人,在六十年间先后考中进士,是闽清一时佳话。在陈刚中考中进士后不久,时任县令为此奇迹而立七进士坊,这也是“得其所哉”!《闽清县志》载:“贤良坊在县西,为宋进士陈旸立”。陈旸是宋绍圣元年(109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世人称其为陈贤良。绍圣二年,时任闽清县令祝圣为其立牌坊,并撰写了《贤良坊题名》。古代为人物立牌坊自有其法度,不能随心所为。查《闽清县志》,梅邑在陈旸之前已有13人考中进士,除许将外,而独为陈旸立了牌坊,而他们却无呢?这还得从宋代科举制度说起。
宋代沿袭唐制,科举选拔人才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三种。常科,也称常举、常选,每三年举行一次。制科,也称制举,由皇帝不定期特别下诏举行,是一种特殊的进仕方式,目的是为朝廷延揽更多的非常之才,犹如现今高考的“特招”。制科,在任官员可考,布衣百姓也可考。考取后,官员升职,百姓得官,且免于到边远地方任职。在宋代,读书人通过制科求出身升官快、待遇高,名望地位比常科进士高,不到十年便可得高官美爵。所以许多中了进士的职官羡慕此科又参加考试。如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辙俩兄弟在嘉祐二年(1058)中常科进士,又在嘉祐六年(1062)参加贤良科考试,又都中。又如与陈旸同举贤良科进士共三人,其余二人均为此前已中进士的职官。制科虽受青睐,但能如愿者极少。
首先,应举门槛高。布衣,必须是“德才俱优”、乡试合格者,同时还要由三位为官清廉、官职在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等京朝官“举奏”(推荐)。应举的职官还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考核严格。资格审查通过后,考核的第一步是“辞业看详”:应举者上交自己写的策论十卷五十篇,由中书省和翰林院“看详”(审定)。第二步是“阁试”:策论文理俱佳者在宫廷内阁考试,采取封闭式的“锁院一日”完成六篇策论,每篇五百字。第三步是“殿试”:阁试合格者参加由皇帝在朝廷上亲自考核,也称“御试”。在北宋,皇帝御试制科乃国之大典,由宰相领群臣陪侍。御试时,策问一道由宰相或翰林学士命题,要求字数三千字以上,当日完成。皇帝临场决定典试官评阅试卷,最后由皇帝决定等第和名次。
在制科考试中,不论是“辞业看详”,还是“阁试”、“殿试”,典试官均是饱学之士,对应试者要求极严,若非超常人才,无法通过考核。北宋翰林学士蔡襄曾指出:“所谓制科者,博学强记者也。”。在“阁试”的策论中,贤良科还要求对时政坦陈己见。可是应举者常常因“直谏”,或触犯忌讳,或涉及权贵们的利益被淘汰。两宋举行制科考试48次,而殿试仅22次,其余不是无人应举,便是在阁试时全部淘汰。
据史载,北宋绍圣元年(109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应举者有15人,仅布衣陈旸、剑南西川节度使推官张咸、右通宜郎吴俦3人通过阁试、殿试。当年九月十二日,时已亲政的宋哲宗皇帝给三人赐恩:张、吴二人各升官一级,“据《宋会要选举十二》,陈旸布衣举贤良,即授以顺昌军节度使推官,并与堂除。”唐宋时期,一般官员升迁由吏部决定。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实行新官制,宰相可以决定一些特殊功绩或才能的官员升迁。因宰相办公的地方称政事堂,所以这种授官方式称作“堂除”、“堂选”。堂除的官员可以破格提拔使用,且比在吏部注册的官员升迁要快。宋元丰新政以后,堂除官员成了一种奖励手段。郑长铃先生分析指出:“陈旸布衣出身,当朝只能先予以初等官职,以堂除之方式,许是朝廷因陈旸之出众,备其日后重用之需。”陈旸贤良科出身,加上堂出的奖励,这也许是他在仕途上较快擢升的原因之一吧。
从以上对科举登第情况的介绍和分析来看,足以说明当年陈旸是一位博闻强记、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深得宋哲宗皇帝和朝廷重臣们赏识。在陈旸举贤良科进士后第二年,时任闽清县令祝圣立贤良坊并撰《贤良坊题名记》,其中云:“颍川陈晋之,一举中格,再举被命,非自养有素,其应敌不如此之决。今夫寓物于人,他日而求,或得或否。公奋髯挥臂而取其能,自必如此。因纂旧制记录其名氏,且以知斯邑之有人也。”这就是祝县令立贤良坊的原因了。
时光流逝近千年,贤良坊早已坍圮,似乎人们已淡忘,只有《闽清县志》还在诉说着贤良坊的往事,却许多人不知在闽清县白中镇普贤村陈旸墓前墓道碑上还记载着陈旸的事迹,清代嘉庆年间闽清县令方亨衢在陈旸墓道碑文上写着:“古立德立功立言之士,其精神足以彪炳宇宙,死而不朽,愈远而弥存。”现实正应验了他的话,进入新世纪以来,闽清人民所知道“与皇帝辩宝”的陈贤良已走出闽清走向全国。他所著的《乐书》200卷,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在中国古代音乐研讨会上屡屡提及,我省文史专家、福州曲艺家协会原主席徐鹤苹誉之为“中国文艺学术史上的一部划时代专科巨著”, 2008年元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他被列为中国古代八大音乐名人之一。2005年陈旸身着礼服头戴礼帽,秉笔凝神端坐于案前的塑像,矗立于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显佑殿内,塑像前人物简介标牌中 “福建闽清人” 五个字赫然入目!如今这些,已远非当年耸立于县西的贤良坊所能承载得了的了。
20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