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陈 诸 安
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阶级都以礼乐文化维系社会的各种关系,保持社会秩序安定和稳定。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借鉴历史的经验,从传统的礼乐文化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我县北宋时期的陈祥道著《礼书》150卷、陈旸著《乐书》200卷,这两本书是研究礼乐文化的重要著作,是中华珍贵古籍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闽清先贤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二陈先生家乡人来说,弘扬礼乐文化,提高人民素质,构建和谐闽清,推动我县社会发展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礼乐文化是由远古祭祀制度发展而来的,成熟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周公制礼作乐”,形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礼乐制度。礼乐,是礼和乐的合称。对于礼,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礼的意义在古代至为广泛,它包括了国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昏、丧、祭、饗的典礼,也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儒家“五经”之一《礼记》上说:“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意思说,“礼”对端正国家风气来说,象衡量轻重的秤、判断曲直的墨线、画图形的直尺圆规那样重要。《左传》这部史书对史事记载之末,往往有一段议论对史事进行评价,其标准是“礼”,或曰“礼也”,或曰“非礼也”。乐,广义来讲,就是文艺活动;狭义来讲,就是指音乐。古代举行的礼仪活动,都要配之以乐,乐随礼生,相辅相成,在礼和乐的行进中产生一种庄严感、神圣感。《史记•乐书》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这告诉我们,诗、歌、舞都是发自人的内心,在乐器的伴奏下形成了“乐”,礼乐并称,说明二者密不可分,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史记•乐书》说:“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统同,礼辨导,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这些话告诉我们,礼是用来分别人的尊卑贵贱,节制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有序;乐是用来疏导、疏泄人的情感,统一人的思想感情,使社会和谐。到了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各诸侯恢复周朝礼乐制度。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形成了一个重视礼乐制度的传统,写了很多记载古代礼乐制度的书。历史上每个朝代兴起,它都有一番“制礼作乐”的活动,根据儒家著作中礼乐内容的记载,或者把前代的礼乐制度加以改造,或者根据当时的需要制订新的礼乐制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变化,有的礼乐被淘汰,又产生新的礼乐,经过儒家学者的修订,形成了包括人们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的礼乐文化。
梅邑先贤陈祥道、陈旸俩兄弟潜心研究远古礼乐制度。他们所写的《礼书》《乐书》在清乾隆年间便收入《四库全书》,在2008年元月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珍贵古籍”,他们为弘扬礼乐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陈祥道认为治国“以礼为本”,并说:“礼乐治道之急务,帝王之极功,阙一不可也。”陈旸说:“先天下而治在礼乐,后天下而治在刑政。三代而上,以礼乐胜刑政,而民德厚;三代而下,以刑政胜礼乐,而民风偷。是无他,其操述然也。”他认为夏商周三代前后“民德”“民风”的不同,是因为统治者对“礼乐”与“刑政”把握不同而造成的。他还提出治国应“本之为礼乐,末之为刑政”的主张。二陈先生这些观点与儒家的思想一脉相承。《礼记•乐记》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意思说,治国要用“礼”来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用“乐”来和谐人们的言论声音,用政令来让人们推行礼乐文化,用刑罚来预防人们犯罪。如果礼乐刑政这四方面都做到了,并且不违背,那么就具备以仁义治理天下的王道了。儒家这一治国“以礼乐为本,但并不排斥刑政”的主张,给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仅强调法治,光靠完整的法律体系那还远远不够。西方国家民主法制可谓健全,但物欲横流,金钱唯上,道德沦丧,人情淡漠,社会犯罪和社会冲突日益严重,社会弊病丛生。因此西方不少学者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向古老的中国学习儒家传统文化。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闭幕大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说,用法律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免于犯罪,但认识不到羞耻;用道德去教化他们,用礼教去约束他们,百姓不但知道羞耻,而且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教诲对今天社会现实来讲,是十分深刻的。构建和谐社会,在完善法制的同时,更应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社会才会和谐。
古代文化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称之为“六艺”,以礼、乐居其首。其教材为“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指《易经》、《诗经》、《礼记》、《尚书》、《春秋》五种儒家经书,《礼记》列其中。古人除通过读书学习做到知书达礼外,还要通过乐教提高道德修养。儒家认为,音乐有优劣、正邪之分,只有情感纯正、格调高雅的乐曲才能称之为“乐。”《史记•乐书》说:“德音之谓乐”,其他只能称为“音”。《论语•泰伯》中说:“立于礼,成于乐。”意思说立身处世要靠礼,情操的完成在于音乐。这说明乐教对和谐人性、提高人境界、提升人德性有着积极意义。陈旸在《乐书》中,还把乐律中“宫、商、角、徵、羽”五声与儒家道德中“仁、义、礼、智、信”五常联系起来,他说:“闻宫声斯达诚实之心而为信,闻徵声斯达恭敬之心而为礼,闻商声斯达羞恶之心而为义,闻羽声斯达是非之心而为智,闻角声斯达恻隐之心而为仁。夫如是,则乐行而伦清,外则耳目聪明,内则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矣。”他认为通过乐教,人的道德得到提升,那么音乐流行中伦理道德就清楚了,表现在人躯体上是耳聪目明,内心心平气和,最后是音乐改变了社会风气,天下安宁了。陈旸所说“五声”对“五常”所产生作用虽有夸大,但强调音乐可以陶冶性情教化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教化作用是对的。因此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创造出更多鼓舞人心催人向上的文艺作品,让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教化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乐文化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过分强调平等,便无所谓尊卑长幼,导致尊老传统的淡漠;过分强调自由,便无所谓纪律约束,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由于乐教退居为消遣休闲,在搞笑中导致掺和着许多的低俗。现在的礼,多仅指人情礼节;乐则仅指音乐。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大力弘扬礼乐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基本道德,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提倡文明礼仪。在音乐欣赏中我们应追求健康高雅的音乐,当然一些渲泄个人情感的歌曲也是生活所必需的,但应该做到儒家所倡导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情渲泄恰到好处。这无论对于自身健康,还是对于社会和谐,都是有益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礼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其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7年5月16日在台山学术研讨会上发言,2009年8月修订。
作者:系闽清县一中原校长、“二陈”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