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梅邑“国祀”第一人
陈世泽
北京的天坛,对于国人来说,它作为北京的名胜景区几乎无人不晓,但要说在天坛的神乐署中“入祀”着宋代梅邑先贤陈旸,也许对于今天闽清家乡的人来说,还鲜为人知。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之一。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神乐署是天坛五组主要建筑(祈谷殿、圜丘坛、斋宫、神乐署、牺牲所)之一,也是祭天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署门、凝禧殿、显佑殿、朵殿、侧门、庑房等建筑组成。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称神乐观,1754年改称神乐署并沿用至今。神乐署隶属于礼部太常寺之下,是一处为满足皇家祭祀礼仪需要,专门负责教练舞生、乐生,演习祭祀礼乐的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神乐观作为当时皇家专用的乐舞学府,其人员之盛、规模之宏大均令人赞叹。
2005年1月1日,神乐署经过重新修缮,以“天坛神乐署——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的风貌向公众开放。开放后的神乐署结合其历史功用,以弘扬传播中华雅乐为宗旨,向游人广泛推介中国古代皇家音乐知识。
进入神乐署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红色影壁。转过影壁,跨入神乐署院内,就是神乐署的正殿凝禧殿。大殿五开间,歇山顶,绿琉璃瓦庑殿顶,五彩斗拱,殿前有月台,非常宽广,这里依然留有昔日祭祀乐舞生演练时的站位,殿前竖有明弘治及清康熙年间修缮神乐署的碑记。如今,凝禧殿开辟成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专用于演奏雅乐。金碧辉煌的舞台,古香古色的氛围,在朴素而缓和、神圣而高雅的雅乐声中,仿佛时光回转,让人不禁回想到礼制森严的封建时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变得谨慎规矩起来。
显佑殿内,现在布展为“中国古代音乐名人堂”,我县宋朝先贤陈旸与中国古代音乐名人伶伦、夔、伶州鸠、京房、祖孝孙、何承天、朱载堉的雕塑一起陈列其中,墙面以巨幅壁画相环绕,呈现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大致历程。
陈旸(1068—1128),北宋音乐理论家,字晋之,我县云龙乡际下村人。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陈旸赴京直接应试“制举”、“大科”,既由皇帝在通常例行科举考试之外,亲自主持选拔一至二名特殊人才的“制科”考试。陈旸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中试,一鸣惊人,成为在“两宋”三百多年间仅有的41名“以大科名世”者之一(其中就包括先于陈旸的苏东坡兄弟等)。更为难得的是,在41名“大科”得主中,陈旸是以仅有7名的“布衣”身份夺得桂冠的皎皎者之一(大多是进士及第后多年,再复中“制科”),得中后即授顺昌军节度使推官。徽宗初,进《迓衡集》以劝导绍述,得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后又上《乐书》二百卷,迁太常丞,进驾部员外郎,为讲议司参详礼乐宫。历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终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
陈旸精于乐律,留给历史的最大贡献是编著《乐书》200百卷。全书贯穿明备,记叙详尽,有音乐百科全书之称。因唐以来的乐书无传,故他的《乐书》是研究宋以前乐律乐器极有价值的典籍。自宋至元、明、清数百年间,与其兄编著的《礼书》一百五十卷并行于世,流芳久远。清乾隆年间《乐书》《礼书》均被收入《四库全书》。《乐书》共200卷,前95卷摘录《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书有关音乐的文字,为之训义。后105卷为乐图论,论述十二律、五声、八音(乐器)、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对前代和当时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均有详尽说明。乐器图取自散佚少见的《唐乐图》、《乐法图》、《律书乐图》、《大周正乐》、景佑冯元《乐记》等,可谓当时音乐百科著作。
陈旸主张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认为古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反对使用“五声”以外的高低音和变化音,为宋代宫廷雅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进《迓衡集》,以劝导绍述,得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是年,200卷《乐书》稿成,荐升太常丞,进驾部员外郎,为讲议司参讲礼乐官。崇宁二年(1103年),《乐书》正式进献宫廷,进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以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政和初(1111年),“坐言盐铁利”,忤旨夺职。政和三年 (1113年)回闽。不久平反。卒后入祀乡贤祠。
陈旸与伶伦、夔、伶州鸠、京房、何承天、祖孝孙、朱载堉这八位在中国古代传说及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乐官的雕像祀供于天坛神乐署,足见其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位置。
作者:系县电视广播局副局长、电视台台长、“二陈”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