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语全解》原序 -- 闽清礼乐文化网
首 页本站概况本会动态礼乐图库礼乐文献学者论述学习研究本会刊物媒体传真捐资芳名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首 页 >
《论语全解》原序
【 来源:闽清县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 【 发布时间:2011-10-24 】 【 字体:

《论语全解》原序

——陈祥道序

言理則謂之論,言義則謂之議。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勿論,六合之内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也。聖人議而勿辨,蓋夫論則及理耳。所虧者道,議則及義耳。所虧者理,聖人豈不欲廢去?應問體道以自冥哉!道無問無應不發一言,不與萬物同患,此特畸人耳,非聖人之所尚。然則孔子雖欲忘言,豈可得哉?不得已而言理以答學者之問而已。夫是之謂《論語》。然而王者之迹熄,聖人雖言理以答學者之問,猶未可以已也。故其言義則存乎《春秋》,言理則存乎《論語》。而《春秋》之作,是是以勸善,非非以懲惡。善惡之判猶在權衡之。上輕重或差予奪,弗明,其賞不足以為榮,其罰不足以為辱矣。不得不議,若夫《論語》之言,則答學者之問而已。何事乎此?嘗謂:希微者,道;易簡者,理。君子以理明道以義明理。言至於義,去道逺矣。孔子之世,師道既明,異端未起,由辨議無間而作,故聖人之答問言理而足矣。平居之時,弟子在側,各言其志,聖人察其所安,得其才性之病處。仁孝之言,隨分而應,不必屢告而詳說之。大扺君子之教人,欲其思得之。孔子之於弟子,不憤則不啓,不悱則不發,有所罕言,有所不語,其歸,則曰“忠”、“恕”、“仁”、“義”而已。一隅之舉,兩端之叩,近而逺,約而詳,思得之,則(《會中間為由》)其所固有者矣.。弟子之列有聞一而知二者,有聞一而知十者,問詩而知禮,問伯夷而知夫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我告之約,彼得之詳,以至於是歟!不足之冉求不恱之,季路聞理而不得叛,卒為賢者。則後世之學士、大夫豈宜置諸口耳之間哉!《論語》之後,子思之《中庸》,孟子之“七篇”,尤得其詳。然而孟子之世,許子之言盈天下,孟子(子)思欲拒詖說放淫辭,不得已而有辨焉。難疑問答不直,則道不見,故其為言尤詳於《論語》。雖然聖人之言,或論,或辨,非立異也,時焉而已矣。

添加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1500

免责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首页 >> 新闻免责声明
新闻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栏 目 分 类
会 员 注 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地址:闽清县梅城镇南山路28号 邮政编码:350800 Email:mqmccza@163.com
联系电话:13348298355
版权所有 © 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闽ICP备05019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