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之墓
詹冠津
走进闽清县白樟镇下炉村下溪坪后门陇,在下炉村口可以看到在小溪对面的一个山坳里有座背西朝东的古墓,人称“陈贤良墓” 。墓前的道路上耸立着四尊比真人高的石像,还有几只石兽卧在路边。如果不是前一些年陈家后裔在那里立了一块不大的石碑,一般人是不知道它的年代和墓主人的,只是统称“陈贤良墓”。关于“陈贤良”真实的人与事,除了一个掺杂着优美又凄凉、悲壮的传说以外,就没有多少确切的了解。实际上,墓主人距今已经九百多年了。
“陈贤良墓”的墓主人不叫“陈贤良”,他叫陈祥道,字用之,闽清县际上村人,北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直讲、太学博士;北宋哲宗元佑年间(1092年),完成了150卷《礼书》。当朝的著名史学家范祖禹评曰:“用意专精求之,诸儒未见其比”,建议交太常寺讨论。宋哲宗授予他秘书省正字兼馆阁校勘的官职。他对儒家经典之研究和所取得的成就,对他的弟弟陈旸产生很大影响。
陈祥道的弟弟陈旸,字晋之,公元1068年生,精通音乐及理论。公元1094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世称“陈贤良”。陈旸累官顺昌军节度使推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鸿胪太常寺少卿、礼部侍郎、显谟阁待制等。公元1101年将《乐书》200卷进献朝廷。此书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经部乐类,是我国的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陈旸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曾以“言盐铁利,忏宋徽宗旨,被夺职,已而平反之”。
宋代先贤陈祥道、陈旸的故乡——闽清宣政里漈(现在写成“际”)上(古称梅邑二都),即现在云龙乡的际上村,位于闽清的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山川毓秀,风气攸钟。宋初,闽清陈氏迁徙于此,甫五代,而贤豪辈出。当时在陈家兄弟五人中,“登进士者有四”,“叔侄举进士者有七”,所以,村里有“五子四登科”、“一门七进士”的美誉。可能由于陈旸官职高且蒙冤又被平反,他在乡间的名气比他的兄长陈祥道大,所以许多人把在下炉的陈祥道之墓说成“陈贤良(陈旸)墓”。
陈祥道墓,坐东北朝西南,其面举横案山,前绕溪流水向西,这在堪舆风水说谓之宝地。原墓有多层石砌墓埕,墓前神道两旁分列翁仲石兽。原先墓穴为封土形似馒头,墓门以青砖错缝叠砌,中间镶嵌青石墓碑。由于早年该墓被盗遭破坏,神道两边的石刻造像被埋在水田下。近年陈氏族人重新修建了该墓,墓平面成“风”字造形,面宽10米,进深5米。墓前神道长60米,道旁立着两对翁仲,一对文官官袍加身,双手执笏,宁静庄重,温文尔雅;一对武官身披铠甲戎装,双手按剑,目视前方,健硕威武;神道道口卧着两只石狮,接着立着两只石羊,神道最里边立着两只石马。这些石雕造型大方,雕刻简洁,却栩栩如生。
在陈旸进《乐书》200卷上表朝廷时,当时礼部待郎赵挺之重新提陈祥道进《礼书》的事,得到朝廷上下重视,遂使《礼书》、《乐书》二书并行于世,硅璧联辉。陈祥道进仕宦二十七年,宦海沉浮,际遇也颇为坎坷,“直至离世不逾旬日,才任太常博士,特进宣义郎,赐绯衣”。
现在,在闽清县城的陈祥道、陈旸纪念堂里“兄弟双理学”、“太学博士”、“进士”牌匾高挂,以彰显陈家祖上的辉煌。纵观梅邑(闽清)历史,“二陈”先生作为闽清历史文化的颠峰人物的卓越代表,其建筑物“乱世则废,治世则兴”。人们祭扫“贤良”墓和修葺“二陈”纪念堂,期盼的是梅邑大地世世代代英才辈出,祝愿“二陈”先贤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 作者 詹冠津,福建水口水力发电厂办公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