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远古文明的呼唤 -- 闽清礼乐文化网
首 页本站概况本会动态礼乐图库礼乐文献学者论述学习研究本会刊物媒体传真捐资芳名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首 页 >
远古文明的呼唤
【 来源:闽清县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 【 发布时间:2011-05-28 】 【 字体:

远古文明的呼唤

陈世泽

其一

起傅崖前的沉思

“起傅崖”位于闽清县云龙乡际上村入口的左壁,系南宋状元张孝祥来梅拜谒先贤题名,援引商代“傅说”典故,赞誉际上如同傅岩,产生国家栋梁的地方。原为陈氏兄弟辟圃植梅读书处。                    

这是一段凝固的历史

岁月的洗礼

风蚀的坚崖

更显出一种庄重与古朴

伫立崖前

凝神沉思

仿佛感受着

来自远古文明的唤呼

兄弟礼乐同辉

书留宏篇巨著

千秋辉耀

高山仰止

际水的千古弹奏

依然是那样的从容

起傅崖下

徜徉的是先贤的身姿

陈祥道、陈旸兄弟辟圃植梅

表达出志向的高古

发奋攻读 

高折仙桂

历寒梅香是性情的坦露

殿试遂志 

制科及第

兄弟同朝

宫廷信步

百卷《礼书》,

诠释着儒家礼的尊崇

百科《乐书》

和鸣着宫廷乐的雅致

凤凰山的高峰

萌生你登攀的雄心

际崖水的韵律

启蒙你天籁的音符

史册上耀眼的辉煌

是数十载心血的倾注

当朱子走过崖前

感受这块腾龙起凤的热土

“梅溪千古俩先生”

给这位旷世大儒

似乎留下更多的感悟

诗人状元张孝祥

一路的风尘仆仆

拜谒时题下了“起傅崖”三个大字

新“傅说”的故事

与高崖诗作一道留传千古

历史在这里凝固

摩崖有多少后人读懂

片片斑驳 

串串足迹

远古的文明

似乎在淡薄模糊

今天 当深沉的古乐再起

我们蓦然回首

那是远古的文明在招呼

其二

走进高雅的礼乐殿堂

“二陈”纪念堂史称二陈先生祠,是为纪念梅邑宋代先贤陈祥道、陈兄弟历史功绩所建造。位于梅城南门外盘谷山麓,20019月再次重修落成。阁存《礼书》《乐书》两部巨著,并重塑“二陈”汉白玉造像,增添编钟等古代演奏乐器,成为闽清打造文化“三宝”的重要基地和一处高雅的文化殿堂。

轻轻推开

一轴礼与乐的长卷

深沉的唐韵宋曲声中

我们走进了高雅的礼乐殿堂

那些宫廷中曾经流光溢彩的舞姿 

那些庙堂上时常轻弦拨鸣的韵律

重现出远古优雅而美的震撼

《乐书》中的编钟

在消鸣千年的曾侯乙墓室里奏响

飞天的梦舞

在今天轻歌曼舞中婆娑

我们走进高雅的礼乐殿堂

历史岁月的洗礼

更迭的封建王朝已烟消云散

不断向前的人类文明

从未间断过对真善美的向往 

礼中的秩序

乐里的教化

和谐社会同样需要它的精华

礼崩乐坏

封建社会感叹秩序的混乱

今天的法治社会建立

是新秩序的升华

当“红歌”又在中国大地唱响

凝聚人心

昂扬向上

高雅音乐在陶冶情操中

走入了人们心灵的殿堂

其三

际上宋朝古村随想

际上村为著名的宋朝古村,今属云龙乡所辖,为闽清陈姓的发祥地。宋代人才辈出,产生十八位进士而闻名遐尔

跨过千年古桥

沿着横铺的青石板道

走进这遗存的宋代古村

承接浩浩远古气息

把渐行渐远的脚步踏响
任躯体穿越岁月的轮回
  
仿佛重又定格了擦肩而过的片景
走进曾经耕读之风盛行的古村
感受飘逸着的翰墨浓香。
追随着历史的长河
穿越古村
似乎穿越一道人才辈出的历史走廊
当千年前宋代的陈姓先祖
踏进这个颀长而不足千米平方的他乡
东水西奔
 
沃野平川 
人杰地灵
 
耕读风长
“甫三世而贤豪出”
“五子四登科”
“一门七进士”
“十八学士”的辉煌登堂
成就了际上陈家一道道耀祖的光环
当陈祥道150卷《礼书》
陈旸200卷《乐书》的编撰
兄弟执笏信步朝堂
多少朝野的目光
古村留下了千年的荣光
古村也承载着人文的悲壮
盐铁之论
殿堂上的君臣之争
陈旸的无畏展示着正直的情感
忤旨罢职而又官复原职
诉说着一段惊心动魄的“贤良”史话
陈刚中正直不阿敢忤权贵
劾秦桧谪安远感瘴而逝
清贫得魂游他乡
停柩数十年方能归葬
气惯长虹却留给后人永久的感叹
远古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渐渐淡化
古村似乎也难以寻回过去的辉煌
今天当我们呼唤文明的回归

踏着远古的足迹寻访而来

在梅城的“二陈”纪念堂里

在北京天坛神乐署中

先贤已幻化为尊崇的雕像

好似不朽的人类文明长河中

激起的一朵朵浪花

                                     2011-5-3

(陈世泽,现供职于闽清县广播电视局,为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改编的电视文学--散文诗《远古文明的呼唤》,20115月获福州市电视文艺节目评奖二等奖)

 

添加时间:2011-05-28  浏览次数:1580
 下一篇:漫谈礼乐文化

免责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首页 >> 新闻免责声明
新闻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栏 目 分 类
会 员 注 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地址:闽清县梅城镇南山路28号 邮政编码:350800 Email:mqmccza@163.com
联系电话:13348298355
版权所有 © 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闽ICP备05019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