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当代工业文明与传统礼乐文化 -- 闽清礼乐文化网
首 页本站概况本会动态礼乐图库礼乐文献学者论述学习研究本会刊物媒体传真捐资芳名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首 页 > 学者论述
当代工业文明与传统礼乐文化
【 来源:闽清县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 【 发布时间:2011-01-14 】 【 字体:

当代工业文明与传统礼乐文化

  中华礼乐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的历史中,礼乐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的作用之下,我们固有的母文化开始衰落。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追随世界文明的步伐,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农业文明产物的礼乐文化,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的话,它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工业文明能给人类幸福吗?

  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工业文明极大的满足了社会日益高涨的物质需要,人们尽情享受着舒适、方便的生活,这是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的。

  但是,毋庸讳言,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俗话说得好,有一利必有一弊。工业文明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把社会变成了一部机器,并把所有的人训练成附属于它的技术型的工具。它营造了一个靠争胜的舞台,把人们推上去竞技角逐.。物质和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尺,让人们绞尽脑汁地去占有它。

  早在两千多年的西汉,司马迁就感慨人们为了私利而终日忙碌。他在《太史公自序》中,为社会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穰穰皆为利往的现实感到痛心。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为了私利而熙熙穰穰的局面,比司马迁的时代要厉害千倍万倍。某些人为了发财,不惜采用贿赂、贪赃、造假、诈骗等卑劣手段。一旦暴富,则挥金如土,为富不仁。在一向以清高自诩的高等学府,居然也有了笑贫不笑娼的人生哲学的市场,为了迅速致富而卑躬屈膝地傍大款。盛行于世的普遍心态,可以用一句名言来表述:人们除了金钱的丧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除了金钱的得到,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

  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思。工业文明所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除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人类是否还虚不需要精神家园?人类的心性情志,是否还有自己的位置?究竟人类是金钱的奴隶,还是金钱是人类的奴隶?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多次出现旨在寻回失落的精神世界、追求人类全面发展的文化意识运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言人哈贝玛斯(J.Habermas)。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科技理性,反对器物文化的无限扩张。在他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在物质生活发展的同时,也渴求精神生活的充盈。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工业文明,如果工业文明毁灭了人类的精神家园,那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至迟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人类历史并非只是一部单纯私物质文明发展史,人类对于精神的追求,每每甚于对物质的追求。人类的幸福指数,并不总是与物质享受成正比。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说,他童年时代生活清贫,晚上只能点油灯,可是并不因此而觉得痛苦。成年后,有了电灯电话,却也并不因此而感到幸福。钱先生的这番话很有哲理,可见得真正的幸福,一定是精神上的幸福。失去精神追求的人类,不仅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而且会窒息和枯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在精神文明主导下的社会发展史。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摆脱了闭关自守的状态,进入了发展工业文明的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无疑是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但是,人们同样不无遗憾地看到,当年西方后现代工业国家所遇到的困惑,正在中国重现。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钱财和前途,精神世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物质欲望所挤占,对社会和他人缺乏温情和信任,表现出更多的冷漠。人们普遍感到焦虑、烦躁,心理咨询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

  事实证明,工业文明只能解决人类的物质需求,而不能解决人类的精神需求,不能使人类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刺激人的私欲,不仅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而且会阻碍工业文明的健康发展。在物质生活富有之后,需要有美好的精神家园、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新的世纪中,我们如何救工业文明之弊,补物质文化之缺,走出社会健康发展的新路?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我们今天最需要的,正是我们昨天所丢弃的

  社会的发展是阶段性,但是阶段与阶段之间,并不是刀断斧劈的。好比人的成长,也有若干的阶段,但它们是彼此有机联系的。社会的发展,有些东西是要变化的,例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例如工具由石器变为铜器,由铜器变为铁器。生产方式由家庭作坊变为社会性的生产,出现了车间和工厂。但也有一些东西是基本的,比如道德和人格,自从人本主义确立以后,它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形态,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友爱,正义,等等,这是它的合理内核,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人文基因,无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都不能或离或弃,你可以不断完善它,但永远也不能抛弃它,否则,社会就会出大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有许多人天真地认为,只要全面实行了市场经济,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可是,随着市场的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的假冒伪劣等问题。于是,又有一些人天真地认为,只要全面实行法制建设,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可是,法虽然越来越多,而钻法律空子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令人穷于应付。事实证明,许许多多的问题都出在道德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的引领。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底线,而不是做人的标准。不能说不犯法就是好公民。真正的好公民必须要有道德情操和人生境界。而两千多年来,中华礼乐文化所追求的,正是这一点。我们今天所最需要的,正是我们昨天亲手抛弃的。

  道德和人格的培养,正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无法生存。因此,人必须学会与其它社会成员相处。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相处,可以是和平的,也可以是非和平的,它取决于道德与人格。儒家认为,在融入社会之前,人就应该从道德和人格上要求自己。《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庶人,无论贵贱贫富,修身是人们每天必做的功课。

  修身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内的,另一个是向外的。向内的功课主要是涵养心性。人有喜怒哀乐之情,它能够左右人的行为。喜怒哀乐之情如果是平和的,那么人的心态和言谈举止也是平和的。反之,如果性情非常偏激,那么他的心态和言谈举止就一定是好走极端的,这就会引发种种的是非争执,甚至是社会问题。因此,儒家用礼来节性,就是用规范的言行来要求学习和践行,保证在言行上不出格。同时要求你诚意正心,因为儒家认为,心意的诚和正,就是恢复你人性中的善端的前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儒家又创立了乐教,用那些节奏平和,思想纯正的乐曲作为教材,来变化你的气质,涵养你的德性,使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向外的修持,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会与人交往的原则。儒家把纷繁的人际关系归纳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关系,称为五伦,它既包含了内部的家庭关系,也包含了外部的社会关系,既包含了横向的平辈关系,也包含了纵向的上下关系。儒家注重用道德和情感来指导人与人的关系,提倡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意在建立和谐的伦常关系。每个人都要与自己的角色相称。角色与权利固然有关系,但与责任更有关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级要像上级,下级要像下级;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义;父慈,子孝;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应该赡养老人;上级要对下级负责,下级也要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强调对另一方的压制。在人际交往发生矛盾时,儒家主张反求诸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通过反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彼此之间有不同见解,则应该抱着和而不同比而不周的立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礼乐文化引导人们修身养性的论述,对于补救工业文明物质享受之上的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许多社会弊端,归根到底,都是人们德性太差造成的。我们只有一手治本(树立人的内在德性),一手治标(用法来惩处各种违法行为),才有彻底解决各种社会弊端的可能。

此外,传统礼乐文化还有助于我们解决某些社会难题,例如老人问题。由于我国近几十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是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可能出现的人口爆炸危及必然出台的对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开始凸现,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社会矛盾。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的数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据中国老龄协会调研部程勇先生提供的数据:1999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26亿,占全国总人口10%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0.87亿,占全国总人口6.9%。据预测,从200020055年之中,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增加241.2, 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增加60万左右。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老年人在全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2005年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7%,达1.41亿
  2010年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2.1%,达1.63亿
  2050年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9.8%,达4.2亿

   由新闻媒体可知,有些老人没有经济来源,健康日益恶化,甚至为子女所厌恶,衣食无着,沦落街头,晚景凄惨。老年人的赡养将成为工业时代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程勇先生统计,目前,空巢和独居的老年人有3150万,占老年人总数的26%
有人主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将老人问题交给社会。这种建议貌似有理,其实是不现实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政府的财力和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很有限。中国人口众多,如果要建造足以容纳所有老人的养老院,数量非常的惊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都不可能做到。据程勇先生统计,1998年底,全国共有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40741所,其中国家兴办的只有1364所,集体和社会兴办的有39377所,共收养老年人7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0.8%。有关部门计划在今后5年内,每年增加10万张床,共50万,如此仅达到130万张床,可收养老年人的比例,仅为1%,可谓杯水车薪。此外,据北京市1998年普查,养老机构月收费一般在800-1200元之间,而目前老年人的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53%501-800元的占23.8%801元以上的占23.2%,因此,有财力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也是相当有限的。

  二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发达国家迥异。在西方人的理念中,孩子是属于上帝的,父母不过是监护人。父母年纪大了,无力养活自己,应该到老人院去度过残年,子女没有必须奉养父母的义务。中国不然,根据中华的文化传统,子女是父母所生,并且始终得到父母的呵护。因此,儒家特别重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尤其是子女对于年老体衰的父母的奉养,认为不愿赡养父母是最缺乏人性的行为,《孝经》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为了养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儒家制订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礼仪,如乡饮酒礼,是一乡之人定期举行的礼仪,老人坐在最尊贵的席位。孔子曾说: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认为良好的社会风气,要从尊老敬长开始。因此,尊老的传统在中国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父子、祖孙同堂,才是最幸福的,老人既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疾病相扶、起居照应。而养老院设施再完善,也无法解决老人的感情孤独问题,他们很难在那里享受到晚年的乐趣。因此,相当多的老年人不愿住进养老院。据程勇先生预测,今后5年,愿意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只有1000多万,占老年人总数的8%

  如果我们发扬礼乐文化的尊老传统,让年轻人都明白孝敬父母是自己的天职,让自己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此外,政府应该大力建造祖孙房,并给以价格补贴,使人人有赡养父母的条件,两者结合,则这一矛盾有可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三、礼乐文化与公民的素质

  十年之久的文革之乱,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造成了公民素质的严重下降。这个问题是谁都意识到了的,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对国民素质低下的抱怨,问题是如何来解决。我们认为,提倡礼乐文化,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

  国民素质低下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缺乏诚信。某些人在对外交往中,把狡诈当作光荣,把一时的得逞当作成就,殊不知,这是以牺牲长远利益作为代价的。据媒体报道,广东汕头最初曾有许多外商来投资,没想到不少人上了当、受了骗,于是外商纷纷撤资,认为投资环境太差。前些年,温州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以致后来凡是温州的产品卖不出去。后来,这两个地方的民众终于醒悟了,下大力气树立诚信经商的形象,才又把客户吸引了回来。一个省如果有一些地区、或者一批害群之马专做欺诈的营生,就会影响到这个省的声誉。过去,这类事情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可是如今就是发生了,在某次全国性的商品交易会上,有人打出了不与某省人做生意的横幅。可见诚信问题不仅影响到地方的形象,而且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西方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靠宗教建立信仰。中国上古时代没有宗教,而土地之辽阔、民族之众多,远非西方社会所能想象,而数千年之中,文化绵延不绝,主要是依靠道德维系人心。礼乐文化的宗旨,并非培养熟悉揖让周旋的人,而是强调德行修养,是要造就内圣外王的君子。因此,修身从端正内心开始。所以,《礼记》并不偏重于琐碎的仪节,而是处处强调道德原则,其中的《中庸》篇提出了慎独的要求,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自律,只有人人懂得慎独,社会才能站立在稳定的基石之上。以前,大庆油田工人提出的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领导在场与不在场一个样的口号,实际上就是慎独的精神。大庆人发扬了这种传统,所以尽管生产条件非常之艰苦,但工作做得非常的出色。今天,我们的经济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依然需要对国民进行慎独的教育。

  此外,礼乐文化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竞争心态。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就是儒家思想比较保守,而当前的竞争如此激烈,它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当前许多人所理解的、或者所进行的竞争,大多是在的层面展开的,千方百计要置对方于死地。在这种竞争的过程中,是被排除在外的,因而往往显得非常残酷,甚至是血淋淋的。我们认为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竞争。

  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学术。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挫折,甚至牺牲,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因此,一方面要有积极的进取心,孔子就十分喜爱《易经》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话,认为君子就应该像天道那样自强不息的奋斗,像地道那样包容万物,这正是一种勇于进取的精神。清华大学一直用这两句话作为校训,说明它与当今的时代是可以兼容的。二是要培养良好的竞争心态,竞争必须依靠自身实力,而且应该是良性的竞争,即君子之争,儒家的某些礼仪,例如射礼,就是为了培养人的健康的竞争心理而设计的。《礼记"射义》在论述射礼的人文内涵时说: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而不怨正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礼所体现的是一种道,是一种人生哲理。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一种境界,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不良的竞争。

  礼乐文化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助益是多方面的,我们很难一一谈到。但从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大家一定会对礼乐文化的现代价值有更多的认识的。

 四、尽快建立礼仪规范

  近几十年来,尽管有关部门不断提出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但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具体的、可以操作的规范,而往往流于空泛的口号,例如讲礼貌,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无法落实,也无法检查。也没有长远的计划,比如,经过多少年努力,应该达到怎样的层次,所以喊了许多年,总体上没有发生明显的改观。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一直喊着反对形式主义的口号,有趣的是我们做了不知多少形式主义的事情。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常常分不清形式和形式主义,因而错把形式当成形式主义。好比是表演京剧,一定要有程式,没有程式,这戏怎么往下演呢?当然不能变成程式主义,那样的话,这戏也没法看了。礼也是如此,礼是要,怎么个行法?当然要有规定的程序,不能各行其是。所以,礼一定要有看得见的形式的。但是,这个形式与其说是做给别人看的,不如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的。因为如果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那么你就会特别注重外表,就会去做秀。而如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你就会特别的恭敬和真诚。恭敬和真诚是礼的核心,也是礼所要表达的主题。但是,如果没有那些形式,礼的核心也就无从表达,只有挂在嘴上、贴在墙上了事。

  因此,历代儒者都十分重视礼的制作和推行。北宋司马光的《书仪》、蓝田《吕氏乡约》,都是规范一族或一乡之人的礼仪制度。南宋时出现的《家礼》(习称《朱子家礼》),将《仪礼》的繁琐仪节简化为冠、昏、丧、祭四礼,在民间流传很广。实践证明,只要按照礼仪规范去做,就可以逐步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你做得越多,就改变得越多,长期坚持,真积力久,就能达到化性成俗的效果。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社会一直缺少一整套公民的礼仪规范,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2008年北京奥运正在向我们走来,因此,建设有中华民族的礼仪规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前些年,北京等地曾经出现一些礼仪学校,但主要学习西方礼仪,如怎样画眉、涂口红、打领带、吃西餐等等。这样的礼仪学校,只能适用于涉外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而不能作为国民礼仪。国民礼仪的制定,应该尽可能体现本民族特色,必须要与传统接轨,否则就不是中国人的礼仪。但是,我们并不是要拘泥于古代的礼仪。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例如先秦都是跪坐,礼仪中的许多动作与此有关,但魏晋以后就流行坐椅子了,要像原来那样行跪拜礼就不太方便,因此不少仪式要跟着变化。又如,先秦用的礼器都是钟鼎簠簋之类的青铜器,秦汉以后,随着青铜时代的结束,这些礼器也几乎见不到了,宫室、服饰的样式也不断翻新,所以也要有所变化。这类变化一直在进行,即使是先秦的礼学家,对此也是认可的。《礼记》中多次谈到礼,时为大的道理,不要求后人拘泥古代的仪式,而应该与时俱变。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变化,主要是指礼的形式,至于它的合理内核,则是始终被承传的。因此,我们在制订当代礼仪规范时,一定要很好地把握中华礼仪的人文内涵。

  制定当代的中华礼仪是一件意义重大,而又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与专家的密切结合,才能做好。这里想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适当恢复传统的敬语体系。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简洁、典雅、得体,能够表达各种极为细腻、复杂的情感或思想。古代汉语中有一套礼仪用语,在人际交往(包括书信)中,如何称呼对方;对他人有所请求或者拒绝对方请求时,应该如何措辞;与尊长相接,应该如何遣词;都有严格的规定。用典雅谦和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他人的诚敬,是一种有涵养的表现。反之,尊卑不分,语无轻重,不仅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时还会引起误会。在过去的百年之中,知识界大力提倡白话文,提倡平等,这对于当时文盲充斥,民众无权的中国当然是必要的。但其直接后果是,我国固有的敬语系统已经被基本抛弃,而在港台地区以及日本和韩国还存在。由于社会交际语言失范,使得大众的汉语表达能力普遍下降,无论对老人,还是对晚辈,称呼和用语都没有区别,说话不知分寸,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北方人用表示对长辈的敬称,但仅此而已,而且没有与配套的语言。仓廪实而知礼仪,近年随着生活的富裕,不少人在努力使用敬语,但由于缺少有关的知识,往往弄巧成拙。例如,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说:这是我夫人。先秦时期,诸侯之妻称夫人,后来是夫人的封号,所以民间将夫人作为对妇女的敬称。夫人只能用于对他人,不能用于自己一方。也有人在回答贵姓时说贵姓某。各地旅馆、饭店、商场、公园的服务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痼疾,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我想,缺乏礼仪文化的大环境,是重要原因之一,礼貌敬客的范型,许多服务员打小就没有见过,因此,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客人。

第二,推行礼仪中的形体语言。礼仪的推行,仅仅有敬语是不够的,还需要形体语言的配合,例如鞠躬、作揖、握手等等。目前,我们不仅没有把规范建立起来,而且对形体语言还存在许多偏见。近代以来,我们国势不振,对外交往时,屡屡受到洋人的欺侮,但又自觉腰杆不硬,所以对于传统的跪拜礼特别敏感,认为那是卑躬屈膝的表现,有损人格、国格。其实,这种礼仪本身并没有对和错的问题,问题在于对谁行跪拜礼。在中国人的传统礼仪中,跪拜礼是表示特别敬意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对自己的父祖必须行跪拜礼,对某些特别崇敬的人也可以使用这一礼节。记得小平同志的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的那一天,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有一个人长跪在路边,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小平同志送行,当是受过小平制定的政策的巨大恩泽。此外,我们从媒体上看到,近年江苏某小学发生火灾,一教师奋不顾身救出不少学生,自己却葬身火海。为这位教师出殡的时候,所有被救的学生都跪在灵柩之前,失声痛哭。可见,跪拜礼依然是中国人表达最高敬意的礼节。当然,如果有谁对敌人行跪拜礼,那就另当别论了,那种无耻的举止,即使是在古代也是会被千夫所指的。
  鞠躬,也是中国传统的礼节,晚辈见到尊长是一定要行鞠躬礼的,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许多学校还可以见到这种场面。鞠躬也是表达内心恭敬的形式之一,诸葛亮就曾经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一个连躬都不愿意鞠的人,很难想象他对大众会有多少热情。文革以后,随着师道尊严的彻底破除,鞠躬礼仪就从社会中消失了。同在东亚文化圈,韩国、日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通行鞠躬礼,人们习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一个不会鞠躬的人,或者鞠躬时心不在焉的人,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人,会被大家所鄙视。韩、日电视的台播音员在节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都深深地向观众鞠躬。惟独中国不然,播音员一个个端坐不阿,一副俯视着芸芸众生的样子。何者知礼,何者尊重观众;或者说哪里的观众受到礼遇,一望便知。近几年,中央领导同志在公开场合向群众鞠躬致意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可以肯定。

严格来说,握手礼并不是西方人的礼节,它与我们古代的执手礼非常相象。《礼记》中就曾经规定,小辈与尊者、长者握手,一定要用双手,这样既表示敬意,也表示亲近。现代的握手,单手相握,一般是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的礼节。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在毕业典礼上,从校长手里接受学位证书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单手与校长握手。这是不懂礼节的表现。

再比如坐与立的动作。一般来说,站着是表示尊敬,过去晚辈在长辈面前是不能坐着的,而只能在一旁站着,称为侍立。只有平辈之间才能同时坐着说话。到别人家作客,主人为客人洗杯子、倒水时,客人应该起身,请主人不要为自己劳动,主人则要请客人安坐,这时客人再落座。如果主人在洗涮、倒水,客人翘着二郎腿安坐不动,则有役使主人之嫌。

再比如,与老者、尊者在一起吃饭,未经允许,年轻人不得吸烟;年轻人向尊长敬酒,要转身饮酒,而不敢面对面饮酒,因为那是长者之间的礼节。

凡此种种,都需要变成固定的礼仪规范,然后教给大家。这项工作可以先从中小学生做起,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再逐步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否则,懂得这些知识的人越来越少,中华传统的礼仪也就消亡了。

古礼的形式大多已经过时,不可能重现。但是。古礼所蕴涵的礼仪,却往往还有生命力。借鉴古礼的合理内核,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就可以使传统的礼仪文化得到合理的传承。天安门升旗礼,以礼、乐结合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礼仪,受到广泛的欢迎,最值得称道。类似的工作,在在多有,需要统筹安排,逐步完成。在这些仪式对于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重要作用。

添加时间:2011-01-14  浏览次数:2335

免责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首页 >> 新闻免责声明
新闻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栏 目 分 类
会 员 注 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地址:闽清县梅城镇南山路28号 邮政编码:350800 Email:mqmccza@163.com
联系电话:13348298355
版权所有 © 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闽ICP备05019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