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陈旸及其<乐书>研究》序文 -- 闽清礼乐文化网
首 页本站概况本会动态礼乐图库礼乐文献学者论述学习研究本会刊物媒体传真捐资芳名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首 页 > 学习研究
《陈旸及其<乐书>研究》序文
【 来源:礼乐同辉 】 【 发布时间:2010-07-31 】 【 字体:
 
  我和郑长铃的第一次见面是1984年9月,当时他刚从福建省宁德县的一个小岛渔村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读书,壮实敦厚之中带有些憨和愣,会拉二胡爱唱歌。在第一学期的《民族民间音乐》课中,由于兴趣和努力,听、唱、背、析都肯花功夫,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下了师生情谊。此后,经常请教一些有关民族音乐的问题。大学毕业后,长铃君被分配回宁德师范教书,但也未曾放松对宁德地区汉族民歌、畲族山歌和自己家乡的《红莲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992年他被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调来福州,从事福建民间音乐研究工作。在下剧团、采集民歌、民间音乐调演、地方戏曲演员评奖等活动中,摸、爬、滚、打,使自己逐渐熟悉福建各地的民歌、曲艺、戏曲等。并在参与集成编撰工作和《福建艺术》刊物的编辑工作中,增强了要打下扎实的音乐文献功底的决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班的入学,使他有了再次静下心来学习的机会。在研究班浓厚的学术气氛的熏陶下,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长铃君对音乐文献的学习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在回到福建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选择了以《陈旸生平及其(乐书)著述背景研究》为题,从民族音乐的视角进行研究。将陈旸及其《乐书》放置在北宋社会人文背景中去考察,研究文化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陈旸及其《乐书》。
 
  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长铃君以更加勤奋的精神和扎实的学风,对陈旸《乐书》进行点较;以更为艰辛的劳动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正是在这坚实的案头工作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长铃君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陈旸及其(乐书)研究》。论文上篇,以民族音乐学和史学、社会学、解释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多学科、多层面来研究陈旸的生平历史。根据《宋史·陈旸传》及自己亲身赴陈旸故里福建省闽清县作实地调查所得的族谱等文史材料,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结合,勾勒陈旸的人生轨迹:儒十—为官;为学—《乐书》的撰写。即:首先接受的是作为“儒士”的培训,为其打造“为官”、“为学”的基础;继而是“学而优则仕”;然后是在“为官”的过程中结成“为学”之果:《乐书》,以此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下篇,在完成《乐书》标点的基础上,对《乐书》的本体结构、内容和著述方式及其学术源流进行论述,探其恢复礼乐制度、强化“乐用”的价值取向,以期历史地认识《乐书》。接着,从《乐书·序》及《进<乐书>表》来读解陈旸力求、恢复上古礼乐制度的著述动因。并且客观地评价了《乐书》在中国乐律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史学以及古代礼乐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郑长铃所经过的是由一个山区农民孩子成长为博士、学者的历程。他的实践再次证明:天道酬勤。
 
  值此长铃博士论文出版之际,谨以此为之序。
 
  愿长铃君再接再厉,勤奋耕耘,不断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王耀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添加时间:2010-07-31  浏览次数:2058
 下一篇:礼乐千秋
 上一篇:《礼乐同辉》序

免责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首页 >> 新闻免责声明
新闻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栏 目 分 类
会 员 注 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地址:闽清县梅城镇南山路28号 邮政编码:350800 Email:mqmccza@163.com
联系电话:13348298355
版权所有 © 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闽ICP备05019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