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道、陈旸均是北宋闽清籍著名学者。二人皆进士出身,并曾在朝廷为官。陈祥道是著名理学家,一生著有《仪礼注解》32卷、《礼书》150卷、《考工解》、《礼记讲义》24卷、《论语全解》10卷、《礼例注解》10卷等,著名学者范祖禹曾称赞他“用意专精,诸儒未见其比。”其弟陈旸,精于音律,曾主持编纂《乐书》200卷,还著有《礼记解义》10卷、《孟子解义》14卷、《论语句解》10卷、《北郊祀典》30卷,是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和理学家。陈祥道和陈旸因其渊博深湛的学识和大量丰厚的学术著作闻名于世,被人称誉为“二陈先生”,其故宅前宋代朱熹题联句曰:“棣萼一门双理学,梅溪千古两先生。”
陈祥道、陈旸兄弟精研理学,对于继承和弘扬北宋理学作出贡献,为理学在福建的传播以及闽学的形成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陈旸,他主持编纂的200卷《乐书》,堪称是集大成之作,是中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由于陈旸精通音律,而且又熟悉儒家经典,因此能够发挥其学术专长,编就空前巨著。《乐书》不仅摘录古代经书中的有关音乐内容的记载,并予以诠释,方便后人的学习研究,而且对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以及雅乐、俗乐、胡乐等都作了全面引述记载,对于各种音律和声乐等也作全面记述和详细说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陈旸在《乐书》中还专记历代各种乐器,并附乐图论。其“乐器图”记载许多历史上散佚、罕见乐图(乐器或演奏法),对于我国音乐史研究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旸的音乐理论和音乐资料记述对后世音乐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陈祥道、陈旸兄弟著述宏富,内容博大精深,却又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或者有人注意到了,又因为对理学和古音律学缺乏深入研究的能力和兴趣,仍未能采取实质性的研究措施。以致使“二陈”的学术思想与成果未被世人所了解。而今,我们缅怀和纪念“二陈先生”,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宣传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其社会意义。为此,首先应当注意挖掘整理并出版“二陈先生”的著作,使之不再湮没无闻,使其发挥存史与教化的作用。当然,为了方便人们的阅渎、研究与欣赏,在整理出版时,最好能作些诠解或导读。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二陈先生”,希望能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宣传,最好能组织编写他们的年谱、传记,举办有丰富内容和学术品位的展览。在普及、宣传“二陈”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二陈”遗迹、遗物的保护、修缮工作。这样,既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二陈先生”,也有利于提高闽清县的社会知名度,还有益于闽清县乃至福州市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以地名,地因人闻。对于历史名人,要做好宣传工作,发挥教化作用,其基础还在于对人物事迹的调查记录,对人物学术成就的研究探讨,对人物思想品德的阐发弘扬,而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家乡人们与专家学者的共努力并坚持长期的作为。“二陈先生”是两位学养淳厚、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人们之所以对他俩了解甚少,不仅因为宣传的缺乏,主要还是由于研究的不足。缺乏研究,无由宣传,人们也无从了解。地灵出人杰,人杰亦显地灵。乡土的荣光不仅在于环境与物产,更在于秀彦英杰人物的出现与显扬。在文化昌明的今天,乡人们更不应忘记那些为乡土争光的历史人物,为他们争历史一席之地,也会让乡土获一份社会光彩。
(作者:卢美松,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