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陈氏先贤陈祥道、陈旸,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音乐理论家。他们兄弟俩分别著有《礼书》150卷和《乐书》200卷,清乾隆年间皆被收入钦定《四库全书》。两部巨著,并行于世,是祖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两颗璀灿的明珠。正是:陈氏双贤,礼乐同辉。
“二陈”兄弟,双为英贤,同朝为官,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作出了杰出贡献,名标青史,功垂下秋;而且为官忠贞,品德高尚,深得人心,令人崇敬,世代赞颂,千古流芳。他俩是我们闽清人的荣耀和骄傲。作为“二陈”故里,深入开展“礼乐”学说的研究,充分挖掘“二陈”理学思想的内涵和音乐理论的精华,让世人更好地了解祖国“礼乐”文化遗产,从中认识闽清厚重的文化积淀,促进我县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一项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之工程,是一件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造福社会之善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可贵的时代价值。
先从北宋著名理学家陈祥道的《礼书》这部历史巨著看,其是儒家的经典之论,对中国理学是一大建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所谓“礼”,虽是泛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而具体则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礼”之内容丰富,包涵有儒家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理想,特别是礼治思想,是儒家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就是宽厚仁慈的政治措施。所以,儒家讲“礼”,不光是强调外在的礼节仪式,而更讲求内在的伦理道德。这种“礼”,在更深层次上是人性与道德、政治、文化等内涵的一种表现,包括仁爱、慈善、孝道、忠敬等人生美德和社会公德。这种“礼”之质,是真正对社会生活具有制约作用,并构成古代伦理学的核心,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冈此,对于研究陈祥道的《礼书》文化和理学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很有意义,大有价值。
再从宋代著名音乐理论家陈旸的《乐书》这部古代巨著看,其修成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阐明儒家音乐思想,全面系统地摘录并诠释了古代经传中有关音乐的论述文字,通过记述考证历代乐章、戏曲和乐器,不仅论述了宫廷的“五卢十二律”,而且荟萃了多民族的民间音乐和乐器,对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整理、创作和升华,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对于研究陈旸的《乐书》文化,挖掘其音乐理论的内涵,弘扬当代先进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同时,值得十分关注和认真思考的是,对于“陈贤良”的美名尊称,传奇故事,世代传颂,亦应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讨,探究奥秘,以开发人生宝鉴,挖掘其可贵的精神财富。根据陈旸的为官忠贞、业绩卓著的史实及其许多美好传说,可以令人悟出一个难得的“人生价值观”。这里我们暂先不讲什么其“与皇帝辩宝被问斩”的民间传说,就看他因“坐言盐铁利”而惹怒皇帝被夺职、罢官、放归的史实,从他不视金银为宝、正视“盐纸铁为宝”的鲜明观点来看,体现了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为官之德,说明了他胸怀国计民生的远见卓识,反映了他坚持真理的唯物主义精神。因此说,他不愧为一名清官、忠臣、贤人,堪称“贤良”。盐、纸、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资料,是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所必需。他敢谏直言,敢为历史说话,为社会说话,为民众说话,为真理说话,敢讲真话实话,真乃难能可贵。老百姓尊敬他、崇拜他、赞颂他为“贤良”,当之无愧,众望所归。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对于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的区别,是一个试金石;对于“金钱万能论”及“拜金主义者”,是当头棒喝;对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也有促进作用;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更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总而言之,“二陈”兄弟,是古代精英,先贤楷模,“礼乐”建树,功德无量。我们缅怀先贤的历史功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以“二陈礼乐”文化思想,展示闽清特色地域文化,具有以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为此,我们要从坚持以人为本、造福社会的大旨出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把他们的“礼乐”学说精华和理学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出来,把他们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充分开发出来,把他们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出来,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卒十会,促进闽清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有益的贡献。
(作者:张金泰,系原闽清县人大主任、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