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字晋之(1068—1128),世称陈贤良,闽清人。出生于北宋后期。以谱牒史料,可见陈氏家族源于官宦世家,但由于时代变迁,闽国灭亡了,他们一度沉为庶民,但这并未中断其家族把后人塑造成“家之肖子,国之良臣”的强烈愿望。陈旸是怎样以布衣成长为一个宋代儒士大夫身份,首先我们要从陈旸生活年代的社会人文背景中,研究陈旸生平和他的人生轨迹。
一、根植丰厚的学养氛围
史学界一致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也是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花开果结的朝代,无论在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集前此之大成并开后世之新猷的关键地位。《八闽画志》序曰:“闽虽东南僻壤,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乎可以不愧于邹鲁矣”,福建在当时更是被誉为“出秀才天下第一”,两宋三百年间,福建获科名者近万,读书人仕者辈出,仅正副宰相就有60人之多,陈旸丰厚的学养正是植根于这种社会背景和人文土壤中。陈氏家族珍藏的《梅阪陈氏族谱》记载;旸公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四月十六日,卒于高宗建炎二年戊申(1128)三月初一日,可以推断陈旸的少年时期正逢北宋第二次兴学运动。
二、深受家兄的学风熏陶
据《樟峰陈氏续修家谱》载: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即是陈旸出生的前一年,其兄陈祥道登许安世榜进士,任国子监直讲。“初仕时,父殴公人死,而祥道任其罪”,“久废”赋闲在家,学深礼法,发愤二十年,著成《周礼纂图》二十卷、《仪礼注解》三十二卷、《礼记讲义》二十四卷、《论语全解》十卷、《礼例注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后因进献《礼书》,而迁秘书省正字,赐绯衣、太学博士。陈祥道博览群书,深研礼法百籍的时期,正是陈旸以“幼侍四书五经渎”到“欲将深浅试科场”的成长过程。另外,陈旸作《乐书》是受其兄祥道的嘱托,是祥道著述理想的延续,故不论题时之读书作文,还是日后之做官为学,陈祥道对其弟陈旸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三、全靠自身的真才实学
陈旸自身应具备什么条件呢?对荐举“贤良”的资格在仁宗景祐元年即有六大严制,而布衣必须是曾参加过进士诸科乡试,获得及格,才可以应诏。陈旸布衣出身,必已通过进士诸科乡试,此乃其一;其二,推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被荐举的理应为才德俱高的君子,由此,陈旸的德行应是为乡里所推重的;再者,“贤良方正科”的中选,远较进士诸科为难。纵观两宋下诏令近臣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共四十几次,而御试的只有二十二次,仅此二十二次中还有两次亲策无及格者,其余的约有三十次的诏举,多半是无人应诏,亦有数次应制举人全部为阁试所淘汰。由此亦可见,陈旸诏举“贤良方正”是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的,且对日后著述《乐书》亦是不可或缺的。
陈旸于绍圣元年(1094)秋考试制科,推荐人是在前一年十月底将陈旸一应诏状文卷呈报。考选“贤良制科”程序纷繁复杂,难度极大。陈旸经过缴进辞业看详、两制看详、阁试六论等层层严选,以上等的资格召赴殿试。
绍圣元年(1094)九月初八,上御集英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剑南西川节度推官、华州州学教授张咸,右通宜郎吴俦,布衣陈旸。最后考定咸、俦、旸中第三等,以咸为宣德郎与判差遣,俦升一任,旸授初等职官并与堂除。
陈旸是当时的文化精英,他有文章的才华,历史的知识,通过文才和德行获得职位。他的《乐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理论专著,是留给我们后人不可多得的音乐史料和文化遗产。
陈旸之“贤良”身份在乡里得到明确,赢得敬重,闽清台山公园中的“贤良亭”便是例证。
(作者:陈仁志,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闽清县“二陈”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