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乐书》序 -- 闽清礼乐文化网
首 页本站概况本会动态礼乐图库礼乐文献学者论述学习研究本会刊物媒体传真捐资芳名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首 页 > 礼乐文献
《乐书》序
【 来源:礼乐同辉 】 【 发布时间:2010-07-31 】 【 字体:

 

 宋·陈旸

  臣闻,先天下而治者在礼乐,后天下而治者在刑政。三代而上,以礼乐胜刑政,而民德厚;三代而下,以刑政胜化乐,而民风偷。是无他,其操述然也。恭惟神宗皇帝,超然远览,独观昭旷之道,革支去万蠢,鼎新百度,本之为礼乐,末之为刑政。凡所以维纲治具者,靡不交修毕振,而典章文物,一何焕欤!

  臣先兄祥道,是时直经东序,慨然有志礼乐,上副神考修礼文、正雅乐之意,既而就《礼书》一百五十卷。哲宗皇帝祗遹先志,诏给笔札,缮写以进;有旨下太常议焉。臣兄且喜且惧,一日语臣曰:“礼乐治道之急务,帝王之极功,阙一不可也。比虽笼络今昔上下数千载间,殆及成书,亦巳勤矣。顾虽寤寐在乐,而情力不逮也。嘱臣“其勉成之。”臣应之曰:“小子不敏,敬闻命矣。”臣因编修论次,未克有成。先帝擢寘上庠,陛下升之文馆。积年于兹,著成《乐书》二百卷。曲蒙陛下误恩,特给笔札,俾录上进,庶使臣兄弟以区区所闻,得补圣朝制作,讨论万一,其为荣幸,可胜道哉!虽然纤埃不足以培泰华之高,勺水不足以资河海之深,亦不敢不尽心焉尔。

  臣窃谓古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三才之道,参和为冲气;五六之数,一贯为中合。故冲气运而三宫正焉,参两合而五声形焉,三五合而八音生焉,二六合而十二律成焉。其数度虽不同,要之一会归中声而已。过此,则胡郑哇淫之音,非有合于古也。是知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也。故不知情者,不可与言作;不知义者,不可与言述。况后世泯泯棼棼,复有不知而述作者乎?呜呼!《乐经》之亡久矣!情文本末,湮灭殆尽。心达者体知而无师,知之者欲教而无徒。后以之土,虽有论撰,亦不过出人先儒臆说而已。是以声音所以不和者,以乐不正也;乐所以不正者,以经不明也。臣之论载,大致据《经》,考《传》,尊圣人,折诸儒,追复治古,而是正之。囊括载集,条分汇从。总为六门,别为三部。其书冠以经义,所以正本也;图论冠以雅部,所以抑胡、郑也。经义已明,而六律六吕正矣;律吕已正,而五声八音和矣。然后发之声音而为歌,形之动静而为舞。人道性术之变,盖尽于此。苟非寓诸五礼,则乐为虚器.其何以行之哉?是故循乎乐之序。君子以成焉;明乎乐之义,天下以宁焉。然则乐之时用,岂不大哉?由是观之,五声十二律,乐之正也;二变四清,乐之意也。盖二变以宫为君,四清以黄钟清为君。事以时作,固可变也,而君不可变;太簇、大吕、夹钟或可分也,而黄钟不可分。既有宫矣,又有变宫焉;既有黄钟矣,又有黄钟清焉。是两之也。岂古人所谓“尊无二上”之旨哉!为是说者,古无有也,圣人不论也;其汉唐诸儒傅会之说欤?存之则伤教而害道,削之则律正而声和。臣是敢辞而辟之,非好辩也。志在华国,义在尊君,庶几不失仲尼“放郑声”、“恶乱雅”之意云尔。

  臣谨序。

添加时间:2010-07-31  浏览次数:2939
 上一篇:进《乐书》表

免责声明
您现在的位置:管理首页 >> 新闻免责声明
新闻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栏 目 分 类
会 员 注 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地址:闽清县梅城镇南山路28号 邮政编码:350800 Email:mqmccza@163.com
联系电话:13348298355
版权所有 © 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闽ICP备05019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