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在二都漈上。展两翼如凤,故名。凤凰山下是陈祥道、陈旸故居。
宋朱熹题于陈祥道、陈旸故居门前联名:
棣萼一门双理学,
梅溪千古两先生。
注:摘《闽清县志》
※起傅岩在二都漈上凤凰山下村口,宋陈祥道、陈旸兄弟居于此,辟圃种梅、读书其中。
宋状元张孝样,字安国造访祥道、陈旸故居后在此岩壁上题刻“起傅岩”三个大字于石。又作诗一首刻岩壁上。
欲识东君信去催,古人止渴意思梅。
根茎虽向春前发,枝叶曾经雪里开。
万木丛中推作首,千花圃内独为魁。
高才应是和羹手,何必须教傅说来。
注:摘《闽清县志》
※贤良陂在二都,源出起傅岩,流至漈头岭,约三里余,为巨石所遏。传说:“陈旸欲凿而通之,石工已备,无所措手。旸乃具命服拜祷。有顷,石岩自裂,其流遂通。人获灌溉之利甚溥。以陈旸应贤良科,故名。
明岁贡生莫若忠诗(一首)
拜石得流通,人怀利济功;
贤名不虚立,霖雨一般同。
注:摘《闽清县志》
※龙岗书院在县南。今圯。(按:系陈祥道兄弟读书处)
明进士詹洪基撰龙岗书院诗
家传礼乐擅风骚,手挽银河卷怒涛。
隔代人应称弟子,登堂我欲荐溪毛。
岚光入户青围座,草色缘阶绿映袍。
千古龙岗垂俎豆,漫劳仰止斗山高。
注:摘《闽清县志》
※贤良坊在县西为宋进士陈旸立。今圯宋邑令祝亚夫撰《贤良坊题名记》
自汉、唐、宋以来,莫不以策贤良求将相,上而公卿相与论荐,下而郡国得以考察,其延见召试,至有设帷幄,给竿牍,而礼数优渥,束帛加璧,筑馆授金,未足多也。圣朝修废坠典,高出上古,问典是科,嵬猎镶瑰,名公巨卿,相望而起。颍川陈晋之,一举中格,再举被命,非自养有素,其应敌不如此之决。今夫寓物于人,他日而求,或得或否,公奋髯挥臂,而取其能,自必如此,因纂旧制记录其名氏而志之,且以知斯邑之有人也。
注:摘《闽清县志》
※七进士坊在县西,为陈刚中(陈祥道、陈旸侄儿)立。至嘉靖二十年邑令罗才重新,仍题云为“陈刚中一门七进士立”,后圮。万历八年,邑令洗效重建,但匾曰:改为“进士”。今圮。
注:摘《闽清县志》
※二陈先生祠,一在县治明伦堂后,祀宋陈祥道及弟旸。清嘉庆十八年,知县居允敬建。一在南门外盘谷山麓,清雍正十二年发帑重修,道光十八年圮于水。光绪二十九年,邑裔生陈存宗、陈宗贤、副举陈文明、附贡陈梦新、附生陈誉举等,禀请邑令倪源寿,于陈族鸠资购地移建在旧址后山之上。
清三山进士陈寿祺贤良祠纪略
闽清二陈先生之祭于乡久矣。按淳熙三山志,绍圣二年,祝圣讳宰,侍郎晋之,初擢制科第一归,邑人新其学,作堂以祀其兄博士祐之。政和中,尚书黄裳,复以博士解经功,图像郡学先贤堂。明始合祀二先生于邑之龙江书院;而城南盘谷山之麓,有博士家祠,明季书院毁,移祀二先生于此。国初仍之。雍正十二年有司请帑茸治,春秋肃事,置其裔为奉祠生。盖六百八十有余年于今矣。番禺居公允敬,莅政之始,式观人文,以旧宇湫隘,揆度数年;乃以嘉庆癸酉,与邑士君子,建公祠于其学明伦堂之后,而二陈先生之所以会其报者,益远而光。
清县令居允敬撰贤良祠联句
(一)
多士高山仰,大儒百世师。
(二)
入庙整衣冠,恍若仪容可接;
登堂陈俎豆,俨然灵爽式凭。
注:摘《闽清县志》
※凤凰亭在二都漈上村口,祥道兄弟所建。今圮。
清岁贡刘睿题凤凰亭诗
凤凰人已杳,独有凤凰亭。
为意人中凤,雍雍尚典型。
注:摘“樟峰续修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