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们 -- 陈祥道和《礼书》简介 -- 闽清礼乐文化网
首 页本站概况本会动态礼乐图库礼乐文献学者论述学习研究本会刊物媒体传真捐资芳名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陈祥道和《礼书》简介

 

北宋太常博士、经学家陈祥道简介 纪念堂陈祥道塑像

 

陈祥道是北宋重要的经学家、礼学家,官至太博士。陈祥道,字用之,又字佑之,北宋庆历二年(1042)生于闽清县宣政里上(今云龙乡际上村),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陈祥道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宰相王安石的学生。陈祥道初仕时,因父犯事受牵连,相当长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时,陈祥道为国子监直讲、太学博士。宋哲宗元年间,陈祥道历官太博士、秘书省正字兼馆阁校勘。陈祥道仕途坎坷曲折,在他临终前不到十天,朝廷特赏他为宣义郎,赐绯衣。

北宋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实施变法。王安石为了在古代圣贤经典中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为变法制造舆论,设置经义局组织学者根据他的思想训释经义。此时陈祥道撰写了《论语全解》10卷。王安石重《周礼》,借注释《周礼》以阐发其变法思想。陈祥道师承王安石,他以礼制诠释《论语》也多寓变革思想于其中。该书王安石学派《论语》学的集大成之作,成为当时科举用书。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称:“公尝自解《论语》,其子又衍之,而成于祥道。”王安石父子诠释《论语》之作皆已亡佚,陈祥道《论语全解》是王安石学派《论语》学唯一存世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礼乐制度是古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礼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陈祥道十分熟悉古代礼乐制度,认为“先王之治,以礼为本”,“礼乐,治道之急务”,因此广泛收集、深入研究上古三代礼乐制度,先后撰写了《礼书》150卷、《仪礼注解》32卷、《周礼纂图》20卷、《礼记讲义》24卷等7226卷礼学著作。他还著有《考工解》。陈祥道对历代礼制沿革和典故十分熟悉,朝廷有关重大活动的仪礼多向他咨询。《宋史》有他关于朝廷元会仪“贵人贱马”谏议的具体记载,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宋哲宗的肯定和群臣的赞誉。

陈祥道《礼书》内容广博,对古代礼制的诠释,涵盖了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各种典礼、祭礼、宗教仪式,到生活中的各种仪式,大至“诸侯城郭之制”,小至天子、诸侯、官员仪礼的服饰和佩件、仪式中相关人员站立的位置,以及祭礼中的礼器、祭品等,十分详尽。《礼书》诠释古代礼制不沿袭汉唐诸儒的说法,对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许多观点提出批评并予纠正,同时大量引用儒家经典进行考正。该书图文并茂,不仅用文字对古代礼制详尽诠释,还配有870幅示图加以形象说明。翰林侍讲学士、国史院修撰的范祖禹称赞该书“精详博洽,非诸儒所及”。同时代的著名学者李称“《礼书》通博,一时少及”。 陈祥道《礼书》受到后世学者广泛重视,南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对《礼书》观点有相当数量的征引。元、明、清三代,《礼书》被多次刊刻印刷。明代著名学者张溥给陈祥道《礼书》以很高的评价,将其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相提并论,认为书为根本,陈书为叶,相辅相成,读礼习礼者应二者并观。近代国学大师黄侃认为陈祥道《礼书》是“唐、宋以来言礼者之总略也。”当代学者则认为陈祥道《礼书》与司马光《书仪》、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共同代表了宋代礼学的最高研究水平。

北宋元祐八年(1093)陈祥道在京去世,享年52岁,后奉旨葬于闽清十七都鹤炉下溪坪(今白樟镇下炉村)后门垅。现存神道旁立有两对翁仲和三对石兽,其中文臣武将各一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神道口两侧卧着两只石狮,接着立着两只石羊、两只石马,栩栩如生。神道的气派,显示出墓主生前尊崇的地位。

   北宋绍圣二年,闽清县令祝圣在文庙设乡贤堂(明代乡贤堂改建为乡贤祠),陈祥道首位入祀。南宋政和年间,礼部尚书兼侍读黄裳任福州知府,认为陈祥道解读经典有功,绘其图像入祀福州郡学先贤堂。

清雍正十二年(1734)官府拨款在城南盘谷山麓修建二先生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移建于后山(即现址)。

清代乾隆年间,陈祥道的《礼书》和《论语全解》被收入《四库全书》经部。

20083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礼书》列为其一,作为珍贵古籍受到国家予重点保护

                    

闽清县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20181019修订

陈祥道《礼书》简介

 

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礼,包含了人们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是封建社会秩序的基础。陈祥道《礼书》就是阐述我国上古夏商周三代之礼制,介绍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如“王及诸侯城郭之制”,“王诸侯大夫士寝庙制”,“朝觐之礼”,“诸侯朝天子送逆之节”,冠礼,婚礼,丧礼及丧期,各种祭祀之礼,卜筮之礼,射礼,衅礼,族燕之礼,视学养老之礼,养孤之礼,乡饮酒之礼等等,以及仪礼中的音乐(包括乐律和乐器)、服饰、车马、仪仗、礼器和祭品,等等。该书附有示图781幅,先图后文,依据前人著述引用儒家经典对上古礼制进行考核订正,内容完备,条理清楚,纠偏补缺,多有独到之处。书中受王安石《三经新义》思想影响较多,但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该书仍为学者所推崇,是我国古代礼制的集大成者之一。唐代及北宋学者研究上古礼制的著述多佚失,该书独能完整保存下来,成为礼学的重要文献之一,与司马光《书仪》、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共同代表了宋代礼学的最高研究水平,对后世学者研究礼学发展,了解上古时代礼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礼书》在清乾隆年间被收入《四库全书》。为了加强古籍保护,国家文化部组织专家对先秦以来浩如烟海的古籍进行反复审议、遴选、论证,于2008年元月公布了2383部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礼书》列于其中。

   

中心概况
会 员 注 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地址:闽清县梅城镇南山路28号 邮政编码:350800 Email:mqmccza@163.com
联系电话:13348298355
版权所有 © 陈祥道陈旸文化研究会 闽ICP备05019581号